2020年11月20日9:30-11:00,合肥工业大学彭飞副教授应邀于线上为大家作了题为“The Short-run Effect of a Local Fiscal Squeeze on Pollution Abatement Expenditure: Evidence from China’s VAT Pilot Program”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范美婷老师主持。兄弟院校及我院/所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2012年,中国施行了增值税试点改革,即逐步取消营业税,代之以增值税。由于增值税收入的75%归中央政府所有,该项改革无疑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彭飞副教授的研究首先回顾了相关税制改革的重要制度背景,进而采用考虑连续处理强度的双重差分模型就“营改增”这一财政紧缩政策对企业污染治理支出的影响及其机制予以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增值税试点改革会对企业污染治理支出产生负面影响,而东部地区私营企业对这种冲击的反应最弱;同时,相较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若企业所有者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或具有政治关联,增值税试点改革对企业污染治理支出的挤出效应会更小;而在财政压力更大、环境监管更宽松、污染减排成本更低的地区,增值税试点改革对企业污染治理支出的挤出效应则更强。进一步地,基于机制分析的结果发现,为应对“营改增”带来的财政紧缩,地方政府会采取包括增加税收执法和放松环境监管等方式来补偿税收收入损失。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该研究涉及的关键数据、工具变量选择、因果效应识别方法及结果解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报告人简介】
彭飞,经济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和环境财政的评估研究工作,获得副国级领导批示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研究成果刊发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权威学术期刊,曾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香樟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和全国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奖励。兼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财贸经济》、《财经研究》、《财政研究》等期刊审稿专家。
供稿:范美婷